貓咪要健康 一定要驅蟲
由於現在貓咪驅蟲所使用的藥物既有效又安全,
飼主不必擔心驅蟲會造成什麼嚴重的副作用,
一般而言,貓咪常見的消化道寄生蟲有下列四種:
一、線蟲,包括有蛔蟲、蟯蟲、鞭蟲、鉤蟲等。
二、絛蟲。
三、球蟲。
四、梨形鞭毛蟲。
在貓咪一生的過程中,你都必須為牠排定驅蟲計畫。
幼貓最好在三至六週大時進行第一次驅蟲。之後,每月驅蟲一次,
直到六月齡。六個月大後,則每三個月驅蟲一次。
到了一歲大之後,改成每半年驅蟲一次。
如果你的貓咪已是成貓,而且會到外頭活動,
或有可能接觸到其他貓咪的話,則建議每三個月驅一次蟲。
至於懷孕的母貓,則建議在交配期、生產前一週、
以及生產後三到四週時各驅一次蟲。
而在驅蟲前,一定要記得幫貓咪做個身體健康檢查,
飼主們可以拿新鮮的糞便(或是醫生在量完肛溫時,
可以從肛表套上取得新鮮的糞便檢體) ,給醫生檢查是否有蟲卵。
不過在此建議,無論是否有檢查出蟲卵的存在,
只要貓咪身體狀況良好,驅蟲也可以當成是例行的健康保健動作。
飼主簡易判斷寄生蟲種類
1.蛔蟲:多半為懷孕的母貓經胎盤將仔蟲傳給胎兒,亦可經口感染,
幼貓感染率較高,由於蛔蟲會攝取營養,使貓咪發育不良,產生下痢、
嘔吐、脹氣等症狀,也可能會阻塞膽管,穿透腸壁,或引發神經症狀等,
除此之外,蛔蟲的仔蟲會穿過腸壁,散布到身體各個組織,包括肝、
肺、腎等引發如蛔蟲性肺炎的嚴重疾病,也有可能會轉移到胎兒,
造成胎兒或新生兒的嚴重的感染,甚至死亡,
飼主可從貓咪是否有雖然消瘦、卻啤酒肚的現象判斷是否已經感染蛔蟲。
2.鞭蟲:多為經口感染,蟲卵會隨貓咪糞便排出,
感染鞭蟲的貓咪會排出鮮紅色腥臭味的下痢便,
感染後的幼貓會發育不良、貧血;寄生蟲數目多時,
甚至粘膜血管會受損而造成下痢、甚至血痢、也會引發盲腸炎和結腸炎。
3.鉤蟲:鉤蟲的體積非常小,但會吸取血液,症狀因個體及感染程度而異;
輕者會有消瘦、嘔吐、下痢、糞便帶有黏液及血絲情況;
嚴重的貓咪可能會因急性貧血或其他併發症而死亡,經由胎盤、口腔及皮膚感染。
4.絛蟲:條蟲會大量吸取貓咪營養,使貓咪營養不良、
毛質乾燥無光,若蟲體過多,則會阻塞腸道,感染條蟲的貓咪,
可能會在肛門口或是糞便上出現米粒大小會伸縮蠕動的節片,貓咪也會常有眼屎。
5.球蟲:貓咪吃進蟲卵而感染的寄生蟲病,常見的病徵為厭食、
下痢、體重減輕,貓咪常會有惡臭黃色水樣下痢,拉肚子時是大量噴射而出,
此外,幼貓發病較為嚴重,常常引起卡他性或出血性腸炎,血樣下痢而死亡。
6.梨型鞭毛蟲:感染此病症的貓咪經常會拉肚子,
拉出來的便便從成形比較軟的便便、泥狀的便便、
像雞大便般拉得滴滴答答的果凍樣便便,甚至是油油水水的便便都有,
有時候便便中也會摻雜著有血液。
至於如何驅蟲及驅蟲藥品請看 體內寄生蟲(下)